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/台中報導
70歲黃老太太有糖尿病及心臟病病史,一個月來斷斷續續的發燒,一直以為只是反覆感冒,但這段期間胃口與精神越來越差,家屬也對發燒的原因感到疑惑。最後到衛福部臺中醫院就診,感染科曾婷玉醫師經由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與發炎指數上升,安排電腦斷層檢查後,確診為肝膿瘍。感染科曾婷玉醫師表示,常見的發燒可能是感冒所引起,但是仍有少部分患者在就醫後,無法找出病因,稱之為「不明熱」。冒然自行服用退燒藥,有可能會干擾診斷,更難找到病因。
曾婷玉醫師表示,發燒可能是身體某部分出現了問題,也是許多疾病都會出現的表徵,因此關鍵是找出病因。最常見的原因為感染,包含呼吸道感染、泌尿道感染、腸胃道感染等等;其他原因尚包括腫瘤、免疫疾病、藥物等。大部分發燒持續1-2週內即會自行痊癒,或是很快經由醫師診斷而找出原因。若患者發生高燒長時間不退,且沒有明顯感冒症狀,代表身體可能潛藏著較嚴重的疾病。少部分患者在就醫後,即使短時間內經過精密檢查,仍無法找出原因,此類發燒可歸類為”不明熱”。
不明熱目前在醫學上的定義為:(1)體溫多次超過38.3度 (2)曾到過門診檢查3次,或住院檢查3天,經過一個星期充分的檢查,仍查不出原因者。原因大多是需花費較長時間,或是較難診斷的疾病,其中以感染最多(30-40%),腫瘤次之(20-30%),自體免疫疾病再次之(10%)。最後約有一至二成仍可能找不出病因,但相較於前述疾病而言預後較良好。
隨著醫療診斷技術不斷進步,但對不明熱原因的診斷仍舊充滿挑戰。就診時,配合醫師的詢問,誠實提供完整且詳盡的病史非常重要,包含原有的疾病(糖尿病、肝硬化等)、家族病史、近期旅遊史、職業內容、接觸史(飼養動物、昆蟲叮咬、不安全性行為、接觸傳染病人等)、使用的藥物、是否有群聚感染現象等等,任何蛛絲馬跡都很重要。醫師會進行的詳細身體理學檢查,加上抽血、尿液、糞便及其他體液檢查,依據這些線索來進一步安排X光、超音波、電腦斷層、鎵-67全身核子造影檢查等。後續也可能安排較侵襲性的檢查,例如胃鏡、大腸鏡、支氣管鏡、腰椎穿刺、各種組織切片等,以利於找出原因。以上都需要依賴病患的耐心配合,才能讓醫師做出正確且及早的判斷。
感染科曾婷玉醫師呼籲,民眾在家中可準備體溫計及血壓計,進行自我健康管理。發燒如果伴隨嚴重寒顫、呼吸喘促、胸悶、嗜睡或意識不清等,須儘早就醫。對於長時間發燒,民眾應提高警覺,在無醫師處方下自行服用退燒藥,有可能會干擾診斷。在醫師的診斷過程中,不論病人或家屬都應該要有耐心,並和醫師充分配合與討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