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醫師新聞網 - 北榮新技術 呼吸疾病治療更精準

2017-01-09 16:56:23

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/台北報導

上圖:台北營總以小分子高濃度生理食鹽水引痰

國內罹患慢性肺阻塞(COPD)及氣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不在少數,尤其是在空氣品質每況愈下的環境裡,這類的患者只會越來越多。為了解慢性呼吸道發炎致病機轉、疾病嚴重度及不同藥物治療效果,台北榮總胸腔部近來研發新技術,利用簡單、安全、非侵入性的「引痰檢驗」,病患僅需吸入食鹽水引痰,不需施行支氣管切片或沖洗術,避免麻醉、缺氧及感染的風險,除了可以精準知道患者主要作怪的細菌種類之外,也大幅度減輕病患對檢查的恐懼,讓治療更精準有效。

上圖:臺北榮總臨床呼吸生理科主任彭殿王醫師

臺北榮總臨床呼吸生理科主任彭殿王醫師表示,傳統呼吸道發炎細胞鑑定必須利用支氣管鏡,將病患麻醉後由口或鼻腔經聲門進入氣管切片,或將無菌生理食鹽水灌入支氣管中,再回抽分析肺泡液體的各種發炎細胞的組成分布,觀察呼吸道發炎的變化。但切片檢查可能造成病患出血、缺氧,或因麻醉可能產生過敏性休克、呼吸抑制或血壓降低等風險,而經鼻腔或口腔進入原本無菌的呼吸道檢查,亦可能發生暫時性的菌血症或發燒等等,步驟繁複,危險性相對較高。

彭殿王醫師說,「引痰檢驗」是透過超音波震盪器將高張溶液食鹽水轉化成微小分子,由病患吸入呼吸道藉此產生痰液,測定分析了解呼吸道的發炎狀況及病理性變化,本院胸腔部在過去12年中利用此技術研究氣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之發炎機轉、鑑別診斷及對不同藥物的治療效果接近600例,並發表多篇文章於國際性呼吸學門前五大期刊,在臺灣甚至亞洲居於領導地位。

以慢性阻塞肺病(COPD)為例,新型的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為治療主軸,然而近來研究發現一部分COPD病患血液及痰液當中的嗜酸性白血球較多,此類患者較易因急性惡化造成住院或死亡,對吸入性類固醇治療反應較佳,如果能夠分析痰液發炎細胞而對症下藥,可減少病患急性發作並有效改善生活品質。

彭殿王醫師強調,目前對於氣喘治療以吸入性類固醇治療為主,北榮利用「引痰檢驗」分析痰液發炎細胞發現,不同細胞分型對類固醇治療的療效有不同的影響。如痰液中以嗜中性白血球為主的氣喘病人,通常年紀較大,有抽菸病史,過敏成份較低,經常呈現固定性氣道阻塞;相對的,痰中以嗜伊紅性白血球為主的氣喘病人,通常年紀較輕,有較嚴重的氣道過度反應。另外,難治性氣喘的呼吸道炎症病變,常以非嗜酸性白血球(特別是嗜中性白血球)為主。因此評估氣喘不同表現型對於治療策略的選擇十分重要。另部分病患若重疊氣喘跟慢性阻塞性肺病兩種病史,無法僅憑肺功能檢查診斷,引痰檢驗能進一步分辨病患的疾病類型與治療方向。

 

延伸閱讀

長期下背疼痛? 恐是僵直性脊椎炎的警訊

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/新北報導 圖:黃昭竣醫師提醒,規律的運動對維持關節靈活性和減少僵硬非常重要,也推薦以脊椎伸展為主的運動,是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不錯的復健與運動選擇/亞東醫院提供 「長期下背痛可能不僅僅是普通的痠痛或疲勞,還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的警示,民眾不應忽視,以免錯過治療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