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醫師新聞網 - 心臟病以為鬼壓床 差點送命

2016-06-30 23:11:56

好醫師新聞網游尚智/台北報導

「從剛開始持續十分鐘的胸悶,手強烈酸痛甚至痛到下巴、腳筋,到後期躺在床上整個床都在搖..」今年57歲的張女士,為便當食材店老闆, 四年前突然出現心悸等心房顫動症狀,半夜睡覺時胸悶甚至全身像中邪一樣不自覺抖動。起初以為是鬼壓床沒有就醫,經診斷發現是陣發性心房顫動,接受電燒治療後終於解決長久以來的不舒服。林口長庚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葉勇信表示,心房顫動雖沒有立即的危險性,但卻可能造成中風,平時若不注意可能有嚴重的後果。

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理事長暨臺北榮總心臟內科主任邱春旺表示,目前國內約有23萬人有心房顫動,但民眾對於心房顫動認知不足,常常忽視危險性,往往等到併發症發生才知為時已晚。心房顫動是臨床最常見心律不整,會有嚴重併發症,如血栓、中風,且有1/4到1/3心房顫動患者沒有症狀,一直到併發症出來才發現,早期診斷很重要。

萬芳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永國指出,心跳不規則、心跳過快(每分鐘大於100下)、心跳過慢(每分鐘小於50下),這些都屬於心律不整,其中最常見且最重要、甚至造成中風的心律不整就是「心房顫動」。

心房顫動有5大好發族群,包括高齡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衰竭、甲狀腺亢進。同時還有4大有感症狀,分別為心悸、胸悶痛、頭暈無力、呼吸急促。另還包括 3大心跳指標 ,分別為心跳忽快忽慢、忽大忽小、忽強忽弱。

林永國進一步表示,心房顫動主要分為陣發性心房顫動,病癥通常以短暫、間歇性發作形式出現。異常節律通常在短時間內便回復正常,數秒至數小時不等,最多七天。另外一種就是持續性心房顫動,患者不會自行回復為正常節律,必須透過藥物治療。如果心房顫動症狀持續超過一年,便稱為「長期持續性心房顫動」。
林永國說,由於心房顫動初期症狀發生時十分短暫,約持續幾秒或幾分鐘就能舒緩,且深呼吸就恢復正常,症狀不明顯,經常被民眾忽視。但心房顫動是一種「進行式」的疾病,若開始為「陣發性」卻輕忽不治療,恐導致病情惡化,轉變為「長期持續性心房顫動」,促使發作更為頻繁,每次持續時間也會更持久。因此,林永國主任提醒,民眾一旦出現心房顫動症狀,切記及時就醫,因為當發展為持續性時,治療將更加困難也易導致中風、心臟衰竭和疲勞、頭暈及呼吸短促等其他症狀。
臺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世霖進一步說明表示,心房顫動患者由於心房易產生血塊,導致腦中風風險是無心房顫動者的5倍;同時由於心臟不規則跳動、無力,心臟衰竭也為一般民眾的3倍。若與一般中風相比,合併心房顫動的腦中風更加嚴重,一個月的死亡率高出3倍,同時中風後的殘障程度也較為嚴重。

而目前評估心房顫動患者是否為中風高危險性族群共有多項指標,透過加總分數來判斷是否屬於中風高危險群,若加總結果大於或等於2分,則建議服用抗凝血藥物來降低中風發生機率。

在治療心房顫動患者,醫師會先利用「24小時心電圖」、「事件紀錄器」甚至「植入型心電紀錄器」,診斷患者屬於哪類型心律不整;醫師會先判斷可能的危險因素(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甲狀腺亢進等等)並針對這些疾病治療,接著進一步透過心律不整藥物及抗凝血劑來進行治療。

至於抗凝血藥物目前最常使用的有三種,分別為(1)維生素K拮抗劑、(2)新型口服抗凝血劑,所有抗凝血劑都可顯著降低中風風險。醫師通常會先根據年齡和其他併存疾病(例如心臟衰竭、高血壓、糖尿病)來預估中風風險,並進一步評估抗凝血劑對於患者的適用性及成效。

對於經常發作或症狀非常厲害的陣發性患者,亦或是藥物成效不佳,以及有嚴重副作用之患者,醫師會建議採行「導管電氣燒灼術」作為治療,依照患者不同情形,目前已有三種燒灼術可供治療,包含 (1)導管電氣燒灼術(2) 房室結燒灼術(3)外科手術。張世霖醫師也提醒,心律不整有不同種類,治療方式及目標都不盡相同,建議有相關症狀患者務必向心臟專科醫師求診詢問。

張世霖醫師說,近年由於國人生活水準提高,養成愛吃不愛動的生活習性,有很多年輕族群有次發性的心律不整病因如肥胖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肌梗塞等等,導致心律不整有年輕化趨勢。尤其心律不整中的心房顫動,常常都是合併高血壓、冠心病所引起,建議民眾平時不熬夜、少油鹽,若有相關病史民眾更應要小心注意,及時就醫治療。

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為宣導國人對於心臟疾病的正確觀念,今年推出「心房顫動543,自我檢測最心安」,在多家醫院進行衛教宣導,期許民眾透過簡單的口號,自我檢測自身的心臟健康;若發現自己符合其中多數項目,建議立即就醫,把握黃金治療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