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、曾美晴/採訪報導
連日高溫創下百年紀錄,近來在各大小中醫院所也湧入不少中暑的患者,中醫師提醒,像這種高溫的環境下,人體在代謝過程,產生大量的熱,必須藉由一定的方式(如排汗等)散熱,才能維持體溫衡定。而長時間待在大太陽下,或身處潮濕悶熱的環境下,體溫升高,身體散熱不及或沒有及時補充水分,就容易出現頭暈頭痛、疲倦、肢體無力、食慾不振等中暑的症狀。
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中醫科賴卉蓮醫師說,預防中暑,盡量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3點太陽最熱的時段外出,也要適時補充水分。要特別注意的是,避免在炎熱夏日中猛灌冰水,從炎熱的室外近日室內時應先把汗擦乾,以免毛細孔預冷收縮使熱氣留在體內無法散熱而致中暑。
彰濱秀傳紀念醫院中醫師藍一晶表示,正常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不斷的產熱,透過下視丘來調節體溫,維持體溫的恆定,如果體內恆定系統功能不良,就會不斷產熱,身體因蓄積大量熱能,就會中暑。當身體在生理狀況不好的條件下,如體虛、老弱婦孺族群、有慢性病、肥胖、飲酒過度、睡眠不足、過度疲勞,再加上外在環境溼度高又通風不良,就會是中暑的高危險群。
藍一晶說,萬一中暑了,在送醫前可以讓患者吃西瓜加點鹽巴,因為西瓜有天生白虎湯之稱,倘若快要昏迷,只要還能吞嚥,就可以灌入加鹽西瓜汁急救,但若患者的神志昏迷,已危及生命,除了上述簡單處理後,務必盡快送醫處理。
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師莊佳穎教導大家半分鐘辨識中暑跡象,以大拇指、食指在兩眼間的印堂,輕輕快速一捏,很快出現紅紅的一條線,就表示有暑。民眾如果自己刮痧更要避免鐵器和堅硬物品,而且是「見紅就停」不必要刮到又紫又黑才有效。
莊醫師建議,從艷陽高照的戶外進入冷氣房前先在外面休息,適應一下再進冷氣房,冰品在口中含過再吞進,避免溫差太大的變化造成中暑。夏日品嚐瓜果消暑氣也是同樣的原則,千萬不要運動完大汗淋漓之下,大啖才從冰箱拿出來的冰西瓜,最好讓身體緩和一下,淺嚐幾片即可。
台中慈濟醫院傷科專長的馮紀新中醫師指出,很多人都喜歡刮痧,也常常會幫自己或幫別人刮痧,但是坊間部份錯誤的觀念有待修正,正確的刮痧做法應該是:
1.避免硬幣、鐵湯匙等堅硬材質,採用磁器等光滑的材質,並以含油的潤滑劑做介質,以免損傷皮膚,導致纖維化。
2.從頸肩大肌肉順向,從頭向腳單向刮、輕輕刮,刮到出痧,有紅就停。因為傷於暑的病人氣往上衝,會有頭脹、頭暈不舒服的感覺,刮痧把氣帶向下方,人才會舒服。
3.兩次刮痧的理想間隔時間,是等前次所刮的痧色全褪掉,約五到七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