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醫師新聞網 - 乳癌化療

2016-03-29 12:16:52

乳癌化療

好醫師新聞網編輯部/整理報導

什麼是「化學治療」?
「化學治療」(化療)是一種癌症治療的方式,以細胞毒性藥物消滅或抑制體內癌細胞。

化療的原理是怎樣的?
細胞毒性藥物透過血液循環,經過身體各部位,並以干預乳癌細胞生長及分裂的方式,將其破壞。化療藥物多以幾種混合使用,原理同樣是破壞細胞增生的能力。
然而,由於化療藥物不能分辨出癌細胞及正常的體內細胞,在此情況下,口腔內膜、骨髓、毛囊以至消化系統的細胞,亦常不能倖免地被化療藥物破壞。因此,接受化療的病人常出現一些令人不適的副作用,但這些不適是暫時性的,隨著健康細胞再次生長而減少及停止。

化療的好處是什麼?

  • 破壞所有癌細胞,有助治療癌症
  • 減低日後乳癌的復發機會
  • 手術或電療前使用化療,可令癌腫瘤體積縮小
  • 控制癌症擴散,減輕可能出現的症狀

誰決定使用化學療法?
病人應與腫瘤科醫生作詳細討論後,再由醫生決定是否適合使用化學療法。醫生作考慮的因素,包括腫瘤的期數與大小、以及有否出現淋巴擴散的情況等。

化療的程序
化療藥物主要透過血液循環帶到全身,方式可包括︰

  • 周邊靜脈輸入
  • 化療藥盒輸入
  • 中央靜脈輸入

常見的化療副作用
脫髮
在第一輪化療後2至3星期,病人通常開始脫髮,其後身體其他毛髮會陸續脫落,但請勿擔心,在療程完結後,頭髮會陸續重新生長。

護理小貼士:

  • 可在療程開始前,預先選購喜愛的帽子或假髮
  • 保持頭皮及頭髮清潔
  • 可使用較柔軟的梳子
  • 睡覺時可以圍巾墊著枕頭
  • 如眼睫毛脫落,可配戴太陽眼鏡遮擋陽光
 

感染機會增加
三種體內的血液細胞(包括紅血球、白血球及血小板)數量,會在化療時有所下降,因此病人應在每次化療前,進行血液檢查。因白血球數量下降,病人受感染的機會上升,尤其在化療後7至14天後,病人體內的白血球數量最低。個別病人可能出現嚴重的感染,需要入院治理。常見感染徵狀包括︰

  • 感覺忽冷忽熱
  • 身體抖顫
  • 喉嚨痛
  • 咳嗽、唾液及痰涎分泌增加
  • 小便後有灼痛感
  • 體溫上升至38 oC (100.5 o F)或以上

護理小貼士:

  • 保持個人衛生︰勤洗手、每天洗澡及勤換衣物。不可與人共用毛巾或牙刷
  • 保持家居清潔
  • 在白血球數量偏低時,可配戴口罩
  • 避免到人多擠迫的地方
  • 避免與咳嗽及有感冒徵狀的人士接觸
  • 留意有否出現受感染的徵狀
  • 在身體不適時,量度體溫
  • 在體溫達38.5oC或以上時,應馬上聯絡醫生或到醫院求診
  • 接受化療前,可先安排接受牙科檢查
 

口腔潰瘍
口腔潰瘍發生在口腔內及咀唇,患處會出現紅腫及疼痛等,在這段期間,病人更需重視口腔的清潔與健康。病人亦可諮詢醫生或牙醫如何保持口腔衛生。

護理小貼士:

  • 保持口腔清潔
  • 每天早晚用軟毛牙刷刷牙
  • 多飲水,保持口腔濕潤
  • 每天以鹽水漱口4次 (以1/4匙鹽水倒入一杯溫水中,攪勻後用作漱口)
  • 如出現口腔潰瘍或鵝口瘡,可經醫生診斷並處方相關藥物或漱口水
  • 如在化療過程中出現口腔問題,應在約見牙醫前諮詢主診的腫瘤科醫生意見
 

噁心嘔吐
化療可令病人出現噁心或嘔吐現象,而部分化療藥物較易令病人產生疾狀。噁心嘔吐的情況情可持續3至5天,視乎個別病例而定。

護理小貼士:

  • 化療前可進食粥類或多士等容易消化的食物
  • 在化療後數天「少食多餐」
  • 每次嘔吐後均需清潔口腔
  • 在化療前後使用止嘔藥
  • 止嘔藥預防嘔吐的功效較強,病人宜在化療前先行服用,效果較嘔吐時才服用較佳
  • 如止嘔藥無效,應諮詢醫生意見以調節藥物劑量或種類
 

疲倦
化療會令病人有疲倦感覺,這種感覺並不會透過休息或睡眠而減輕,並可在化療後加劇。

護理小貼士:

  • 身體需要多休息
  • 如身體狀況許可,可維持日常活動
  • 可進行輕鬆的運動
 

影響食欲
化療可影響食欲,導致體重下降,情況可持續一段時間,一般需在療程後兩至三個月,食欲及體重才可逐漸回復正常水平。

護理小貼士:

  • 療程期間如常進食
  • 如有厭食感覺時,嘗試少食多餐
  • 轉換食物種類及口味
  • 如有需要,服用營養補充劑
 

大便習慣改變
部分病人接受化療期間,可能出現腹瀉或便秘情況

護理小貼士:

  • 留意自己的大便習慣
  • 增加水份吸收
  • 改變餐單︰如出現腹瀉應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;便秘時,則可多吃蔬果
  • 通知醫生,以處方適當藥物
 

其他化療副作用

  • 偶爾可導致心臟問題,病人應在進行化療前,知會醫生其心臟狀況及正服用的藥物
  • 會令尿液變紅,但這是正常現象,如情況持續48小時或以上,則應知會醫生
  • 紫杉醇藥物可能令部分病人出現痕癢紅疹,若情況持續應通知醫生
  • 可能引起水份儲留,令足踝或腿部出現輕微水腫情況,但情況會逐漸改善
  • 藥物可能令肌肉或關節疼痛,情況可持續數天,並通常在化療後2至3天出現。如情況嚴重,可服用醫生處方的止痛藥
  • 個別病人可能對出現過敏反應,尤其常在注入點滴時出現。症狀包括潮熱、痕癢及身體不適等,如出現上述情況,應馬上通知護士
  • 醫生可能會處方予病人,減輕敏感情況,但須嚴格按照醫生指示使用
  • 可能影響手部或足部神經,導致失去感覺、刺痛及麻痺等,並會在接受化療後的時間較為嚴重,但情況會逐漸改善。這段期間,病人在接觸冷熱物品時應加倍小心
  • 藥物可能導致手指或腳趾膚色改變,變得乾燥暗啞,病人可塗抹無添加香料的潤膚膏以作改善
  • 藥物會增加皮膚對陽光的敏感度,宜避免直接在烈日下曝曬,或在外出時使用太陽帽或太陽眼鏡遮擋陽光
  • 婦女經期可能受化療影響,流量加多減少,甚至可能完全停止

初患乳癌的病人,可能認為進行全面乳房切除手術,會嚴重影響外觀, 亦對化療的副作用和駭人的電療感到懼怕。至少以我的經驗而言, 大部分病患者對透過施行手術,切除腫瘤並不介懷。然而, 手術後所進行的化療,可能維持數個月,並非大部分患者所喜歡的。誠然,乳癌化療的可怕之處在於其所引致的後遺症。對大部分患者而言,噁心、嘔吐、嘴疼痛、腹瀉或脫髮,足以令他們顫抖, 更不要提及迅速衰老和月經停止。對醫生而言, 更為重要的問題,是化療有危害心臟和晚期白血病的風險, 兩者均可致命。縱然如此, 當前的醫學是支持採用輔藥化療的,因為可減少復發,以及早期乳癌死亡的機會,我會在以後詳盡闡述。

對大眾和曾進行化療的婦女而言,化療的副作用可謂耳熟能詳,我不會在此作討論。可肯定的是, 靠賴現代的醫療技術, 這些副作用是可處理的。當我面對乳癌病人不同的病徵時,我將集中選擇輔藥化療。從科學的角度而言,輔藥化療的優點,一般是減少復發機會的百分率和死亡風險,這取決於不同因素。在美國, 減少一個百分點的風險, 每年便可拯救六千個生命。然而,對個人而言,風險減少一至兩個百分點,特別是年長的病患者,並無太大關係。


延伸閱讀

乳癌化療副作用 中醫藥可緩解

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/新竹報導 圖: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王禎佑醫師。 乳癌是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,且患者年齡從年輕到年長都有;45歲楊姓病患,因左側乳癌第三期進行化療,造成噁心嘔吐、食慾差、睡眠差體力差、手腫、皮膚紅癢、手麻腳麻等症狀,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