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醫師新聞網 - 全台名醫排行No.1 呂紹睿的號為何最難掛

2018-09-21 14:19:55

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/台北報導

圖:退化性關節炎困擾許多老人,但其成因與治療方式正在改變中

國最難掛號的醫院非台大莫屬,但為了切實分流,台大醫院從二十一日起,每週釋出三千個名額,提供給診所醫師轉診。不過就有代排掛號的業者指出,全台灣最難排的醫生不是在台大,而是大林慈濟醫院的呂紹睿;到底呂紹睿的號有多難掛?正常狀況下,他一週釋出一個新病人額度,因為光是既有病人已經看不完了。所以要排他的門診都得在半年後,如果是動手術,那更是要一年半之後;至於他的專長是什麼呢?就是折磨很多老年人的「退化性關節炎」,只是呂紹睿的觀點和別的醫生都不一樣,而從他的口碑來看,或許他的論點的確有值得推廣之處。

從專業的醫生到一般民眾約定俗成所認知的「退化性關節炎」竟是嚴重的謬誤,導致這項疾病多年來都是以不正確的方式給予病人治療,夾雜其中的除了根深蒂固的觀念還有門派之爭以及龐大的商業利益,讓問題的解決更顯困難。慈濟大林醫院關節中心主任呂紹睿醫師指出,關節只要好好使用是不應該會「退化」的,所謂的「退化」性關節炎,應該正名為「骨性關節炎」,而且是因為與生俱來的內側皺襞磨擦所致,呼籲醫界從正名開始改變觀念,讓民眾能從更有效的治療方式獲得滿意的效果。

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,國內每年約有兩萬人罹患所謂的「退化性關節炎」,而且每年增加人數大約是1000人。健保每年花在人工關節置換的預算,大約30億台幣,但是如果再加上許多醫院都會鼓勵病人採取「自費人工膝關節」,以目前一副自費的人工膝關節(含墊片)而言,大約在7到10萬左右來看,那整體商業利益就會更龐大。

慈濟大林醫院關節中心呂紹睿醫師在其所著的「自己的關節自己救」一書中指出,退化性膝關節炎比較正確的中文翻譯應該是「骨性關節炎」(Osteoarthritis)。所謂的「退化性關節炎」是從Degenerative Arthritis所直譯過來的,但由於大家已經習慣這個翻譯,因此望文生義的結果,就是以為這個疾病是因「退化」而起,事實上只要把膝關節當成像牙齒一樣來保健,正確的使用,到老也不會退化。對膝關節傷害最大的就是屈膝60度到120度,長期坐姿和跪姿和時下流行的騎鐵馬也是。

從定名所導致的錯誤認識,影響了一般人的觀念,以為膝關節的疼痛和磨損,是因為退化所導致的。這個思維只要一定性,那就沒得商量了,因為大家都知道「退化」是無法避免的,那既然無法避免,就只能任由情況從輕到重的,等著它到來。而根據健保署所載的治療方式內文:「如果磨損情況較輕,醫師可能會在關節內注射「玻尿酸」作為潤滑劑,如果情況嚴重,醫師會評估是否應該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。」來看,也實在是為「錯誤的認知形成錯誤的觀念,最終就導致錯誤的行為」下了最好的註解。所謂的「退化」性關節炎,因為一開始的認知錯誤,最後也就「始亂終棄」的,讓人工關節來取代了。

呂紹睿醫師在書中指出,如果膝關節會退化,那想當然爾,肩關節、踝關節應該也都會退化,但是為何沒有?而且如果是「退化」所造成,那為什麼不是人人都有?也不是只有老年人才有?因此「退化」的說法是應該要受到挑戰的。這些問題讓他在1999年結束了在瑞士伯恩大學的兩週觀摩課程後,在開往德國的火車上開始了研究的構思。當時總共訂下二十個主題,並且開始進行研究。而這些研究工作,一直等到10年後的2009年,向醫學領域上非常重要的國際期刊「Medicine」提出一篇重要論文,並經長達5年的嚴格審查後,終於在2014年刊出。自此之後,15年間所撰寫的12篇論文,陸續被其他國際期刊所接受,整個的有關「內側皺襞與股骨內髁重覆磨擦引起的現象,是導致關節軟骨逐漸破壞(退化)的重要原因」論述,總算完整。

只是相較於人工膝關節的傳統治療(藥物(止痛)─注射(潤滑)─手術(換人工關節)的觀念,呂紹睿醫師所提出的,仍屬極大的挑戰,因為內側皺襞是與生俱來的存在於上下關節表面的,它會因為關節的運動會磨損而變粗糙,粗糙的表面就像砂紙一樣,隨著每次關節的運動持續磨擦關節,最後導致關節磨損與破壞。因此在關節出現症狀時,就必須解除這項導致關磨損的因素。

只是這樣的手術不是人人會做,就像任何新的醫療器材(如內視鏡)一樣,都需要經過一定程度的訓練和臨床經驗的累積,當年人工膝關節術式的發明,也是要經過同樣的程序,更何況內側皺襞手術,牽涉到的不止是新術式這麼簡單,它所挑戰的還有置換人工關節龐大的商業利益。

呂紹睿醫師的內側皺襞術式十五年來,推動的路程並不順利,願意接受他的概念且經他所訓練出來的醫師屈指可數,以致於他在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的門診,一年只開放兩次登記,一次登記期間半年,而且是一開放就秒殺,錯過的就只能再等半年。至於手術時間更是排到了一年半之後,意即目前有「退化」性關節炎的病人要排到他的手術,至少要等兩年。

呂紹睿醫師指出,內側皺襞手術是微創手術,採用關節鏡進行,不必有大傷口,也沒有任何人工植入物。十多年來,他個人累積了近萬例的臨床經驗,病人滿意度超過九成。相較於置換人工關節後只有七、八成的滿意度還要來得高。

呂紹睿醫師強調,過去只有百分之十的「退化」性關節炎是知道原因的,例如外傷、骨頭本身病變、軟骨、十字靭帶損傷等,有百分之九十是找不到原因,但是又大都是老年人,因此才被歸類為「老化、退化」。事實上只要好好的使用,保持良好習慣和姿勢,關節沒有那麼容易退化,也有太多證據證明,關節是有再生能力的,問題就在於內側皺襞變粗後,持續的磨擦關節,導致關節受損甚至再生的都趕不上受損的速度,患者才會感到疼痛,所謂的「退化」性關節炎並不真正因為退化所引起。

 

延伸閱讀

中風、腦傷致身體偏癱 高壓氧治療助修復

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/新北報導 圖:高壓氧艙治療示意/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58歲的劉女士患有三高疾病,平時並未就醫追蹤,三個月前突然感覺明顯頭暈噁心,且出現左側身體偏癱、意識不清等情形,被送往他院急診。經電腦斷層檢查,發現劉女士為自發性腦溢血,會診神經外科後確認血塊大小、範圍對腦...